在购房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可以追究中介的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中介纠纷法律知识

在购房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可以追究中介的责任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7-23

 
158367
现在很多人买二手房都是通过中介来完成的。但是有的时候中介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于是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纠纷。那么实际购房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可以追究中介的责任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总结了六类情况。

虚构社保、规避限购令的法律风险

中介机构虚假社保证明的违法行为

在房屋交易过程中,少数中介机构为没有购房资格的人提供虚假的社保证明。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且由于整个交易建立在违法和欺诈的基础上,买卖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未提示特殊二手房交易的法律风险

二手房的性质复杂多样,除了普通商品房外,法律对于经济适用房、央产房、军产房、小产权房、农村房屋等特殊性质房屋的交易有特别规定。部分中介公司在审查过程中没有严格把关,或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引发了大量纠纷。

审查不到位导致的法律风险

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责任审查房屋真实权利人,包括核实登记所有权人与出卖人是否一致,询问所有权人的婚姻状况,要求共有权人作出同意出售承诺等。然而,一些中介机构未能履行对房屋权属的审查义务,导致买卖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障碍或无法履行。

未履行提醒、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

二手房买卖合同通常使用中介机构提供的格式文本,只包含合同的核心内容,如价款金额、付款时间及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其他很多事情需要房屋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在审判实践中,一些中介机构或经纪人经验不足,未能充分履行相关事项的提示义务,导致双方未进行充分协商,或未将双方口头达成的一致意见载入合同。

怂恿签订阴阳合同的法律风险

在二手房签约之前,一些中介公司为了以较低的税金吸引买卖双方,制造出总价款较低的网签合同,用于申报税款,而真实意思的合同则用于实际履行,且未进行备案。这种操作方式给国家税收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给一些当事人恶意不履行合同提供了借口。特别是在房价大幅上涨之后,卖房人可能会以此为借口提出合同无效。

隐瞒房屋弊端的法律风险

带领买房人实地看房是房屋中介机构的重要义务,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联系不上出卖人,承租人不配合看房等情况下,中介机构常常会带领买受人查看其他类似房屋作为替代。这可能导致买卖双方在房屋的装修、使用状况、周边环境等问题上产生争议,影响合同的顺利履行。
延伸阅读
  1. 如何变更合同以转让贷款购房
  2. 中介买卖房流程注意事项选中介的技巧有哪些
  3. 草签合同开发商不给我怎么办?
  4. 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是按揭合同吗
  5. 中介欺诈购房合同无效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二手房买卖合同的作废与违约责任
  2. 房产过户手续及相关法律规定
  3. 父亲去世,房屋过户需要亲人签字
  4. 订金与定金
  5. 如何救济被法院查封的房屋购买
  6.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陷阱:补充协议效力优于合同条款
  7. 开发商跑了房子没办入住怎么办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