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有哪些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3-09-24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对于这两方面的诉讼也是有很多的规定,而且有一定的要求,任何案件的审理都是有一定的审判以及需要进行举证,举证也是有要求,有责任的分配,以下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责任分配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一、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相比,更有举证能力。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管理者,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有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因此,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应当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
- 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而该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作出来的。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掌握着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了解职权范围内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相比之下,行政相对人相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更难完成举证责任。因此,行政机关应当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 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符合行政法治原则的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其作出的任何具体行政行为都必须建立在有充分证据证明的事实基础之上。让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有利于促使其依法行政,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二、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
尽管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但并不等于原告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原告对某些事项承担举证责任,包括: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事实,以及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 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原告在起诉时应提供证据证明其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如果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被告应提供证据证明。
- 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有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 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事实。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请求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应提供证据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
- 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根据具体情况,原告可能还需要承担其他举证责任。
三、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取证据,包括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以及涉及程序性事项的调取证据。
人民法院调取证据应遵循以下原则:
- 须依法定程序进行,如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交由法定部门鉴定。
- 调取证据应迅速及时。
- 在必要时,可依法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 对于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证的问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调取证据。
- 对于应当提供原件或原物而无法提供的,人民法院应依法核查或调取。
四、行政诉讼中的举证时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被告逾期不提供证据或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应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对于原告和第三人的举证时限,《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七条规定,原告或第三人应在开庭审理前或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原告或第三人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的权利。
以上是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及举证时限的相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应遵守相应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时限,以确保诉讼的公正和有效进行。
补充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和目的
补充证据规则是指在案件已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情况下,当事人依法主动或人民法院要求补充相关证据的诉讼活动。补充证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人民法院全面准确审查判断认定已有的证据和待证事实,排除非法证据。
人民法院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的权力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这意味着人民法院有依职权责令当事人补充证据的权力。然而,该条未对被告补充证据的条件作出限制,这在审判实践中可能导致被告无限制地补充证据,其中一些可能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补充调查取得的。
被告补充证据的条件
根据《若干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的证据,条件如下:
- 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提供的。
- 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
第一项条件是指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前已收集证据,因正当理由在法定期限内未向法院提供的情形,属于延期提供证据的情形。第二项条件进一步规定了原告或第三人提出反驳理由或证据的情况下,被告可以在第一审程序中补充相关证据。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程序的公正性。
证据采信规则的重要性
人民法院在审理每一起行政案件时,应客观地对所有证据进行分析,不受主观色彩和外界影响的干扰,根据证据的三性确定证据的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并根据所有证据对案件事实作出事实求是的认定。为了做到这一点,法官不仅需要具备事实求是的品质,还需要掌握正确的证据采信规则。
行政诉讼中证据采信的几点原则
-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认可或不予反驳的,法庭可予采信。
- 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提供相反的证据,但均无足够理由否定对方证据时,法庭应分别审查,并结合其他证据决定是否采信。
- 法庭对未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不予采信。
- 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收集的证据及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 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为的根据。
- 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
以上是行政诉讼中证据采信的几个原则,根据不同种类证据的特点和证明方式,法院在审查判断不同种类证据时应采用不同的步骤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