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官司二审被撤诉后如何维权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官司二审被撤诉后如何维权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10-30

 
132795

行政官司二审被撤诉后的维权途径

一、再审申请的条件和程序

当事人若认为法院对行政上诉的驳回存在错误,可以向法院申请对案件进行再审。再审申请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上诉驳回的错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不服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若逾期不提起上诉,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对于上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如果合议庭认为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且不需要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后,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

  1. 不予立案或驳回起诉确有错误;
  2.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3.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未经质证或系伪造;
  4.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
  5. 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
  6. 原判决、裁定遗漏诉讼请求;
  7.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
  8.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的相关规定

1. 直接起诉和经过行政复议后起诉的被告确定

在我国,行政诉讼案件分为两类:经过行政复议后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以及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

对于直接起诉的行政诉讼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对于经过行政复议后起诉的行政诉讼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定,若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则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若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则复议机关是被告。

2. 共同行政行为中的被告确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3款的规定,当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时,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共同被告之间负有连带责任,当事人不能只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诉讼对象。需要注意的是,共同被告的构成必须是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非行政主体不能与行政主体组成共同被告。

3. 行政授权关系中的被告确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的规定,由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授权范围已从法律、法规扩大到规章。因此,行政诉讼法中的“授权”是指法律、法规或规章将某一国家行政职权授予某一组织的行为。

三、提起行政诉讼所需提交的材料

1. 起诉状

2. 原告(包括第三人)的基本信息:

  1. 自然人需要提交记载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的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明、护照、港澳台胞回乡证;
  2. 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提交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注册登记证书或组织机构代码证,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书。

3. 原告在提交起诉状时应根据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4. 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书以及证明收到上述决定书日期的证据。

5. 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提交其在行政程序中提出申请的证据。

6. 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提交证据来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

7. 若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8. 其他需要提交的证据。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期限为多少年
  2. 跑腿拖欠工资怎么维权
  3. 网络文章被复制的维权程序及措施
  4. 合同到期不退费如何维权
  5. 驾校报名没有发票如何维权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拓展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3. 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谁?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起诉的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两类
  6.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7.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