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19
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受到的职业伤害而设立的社会保障制度。职业危险是指在生产工作中发生的工伤事故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生命造成危险的情况。这种危险是由外界直接伤害引起的,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工伤是以职业伤害为特征的,源于以机器为生产设施的工业劳动。利用机器从事生产活动的雇主和企业都有可能对雇员造成职业伤害。然而,饮酒并没有被国家或社会认定为一种职业活动,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饮酒是进行中的工业生产劳动的一部分。饮酒活动不具备工业生产中必然具有的职业危险,与工业生产中的职业伤害无关,因此,饮酒也没有被任何国家或社会纳入工伤的范畴。
除了交通管理法规中有关饮酒是否达到醉酒程度的规定外,其他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参照交通管理法规的标准,由于工作场所内的伤害多发生在工作完成后,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通常是事后调查,因此无法准确判定饮酒是否达到醉酒程度。因此,在工伤认定中,对于饮酒中毒的判断应该根据社会公众的认知度来进行,需要结合行为人平时的酒量、当天的饮酒量以及酒后的行为姿态等情况来判断是否饮酒中毒。当然,如果经过测试酒精含量,达到醉酒标准的,则可以直接作为判断饮酒中毒的依据。
从保护个人健康和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饮酒是不理智的行为,可能给个人、家庭、单位和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醉酒驾车被列为刑事犯罪,可以判处刑罚。
根据以上分析,饮酒中毒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因为饮酒活动不具备工业生产中必然具有的职业危险,也与工业生产中的职业伤害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