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因工外出期间的工伤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标准法律知识

怎样认定因工外出期间的工伤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3-30

 
78316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工作需要劳动者在户外履行自己的劳动义务,而相对于在办公室坐班的人员,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员会更容易受伤。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对于员工外出工作期间受伤,该如何认定?何时能申请公司认定呢?

如何认定因工外出期间的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认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规定,职工在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应被认定为工伤。因工外出期间包括职工受单位指派出差到外地,以及职工根据工作性质要求并经单位授权自行决定到外地从事有关公务活动的时间和区域。因工外出是指职工由于工作需要到本单位以外从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工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到本单位以外但仍在本地范围内;二是到本地区以外或境外。在第一种情况下,可以是受领导指派,也可以是因职责需要自行到本单位以外的情形。在第二种情况下,则必须是受领导指派的情形。

不同类型的伤害认定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受到的伤害包括事故伤害、暴力伤害和其他形式的伤害。其中,"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是指因遭受安全事故、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各种形式的事故而失去任何音讯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只要在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造成职工下落不明,就应该认定为工伤,无需宣告失踪。

何时能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的申请时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申请时限。特殊情况主要指职工受到事故伤害的地点与工伤认定申请受理机关相距甚远,用人单位无法在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况。例如,从事远洋运输的职工在运输途中发生事故,要求其所在单位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确实难以做到。

个人的申请时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的一年内。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延伸阅读
  1. 承包经营企业工伤处理流程与责任
  2. 工伤认定办法规定的申请时限
  3. 一、违规操作工伤认定争议
  4. 工地上工伤的赔偿方式
  5. 下班吃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一、工伤认定期限的遵守
  2.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
  3. 劳动争议案的前置程序
  4. 法律咨询: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单位说对方全责,没有义务再给我申请工伤,无奈只能自己申请。但是申请一直没有结果,医院说按规定不能给我开假条了,但我现在还不能上班,应该怎么办呢?
  5.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6. 职工因中暑工伤,单位被裁定赔偿六万
  7. 广东某工地工伤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