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期限的遵守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1
劳动者发生工作的时候,需要对工伤进行认定,而申请工作认定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劳动者不注意期限,工伤申请可能会被驳回,申请工伤认定有一定的程序,那么工伤认定的遵守期限和程序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1.1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
根据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的一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超过一年的工伤认定申请将不予受理。
1.2 期限忽略的风险
在职工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时,一些职工可能因为获得了交通事故肇事方的赔偿款而忽略了应该获得的工伤保险待遇。由于对权力行使期限的认知不足,一些职工可能会失去本应获得的权益,这是非常可惜的。
二、工伤认定的程序
2.1 申报
单位申请: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用人单位应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填写《事故伤害报告表》。同时,用人单位应在伤亡事故发生或职业病诊断之日起30日内填写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首诊病历本、旁证材料、身份证等相关材料。职工或直系亲属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认定,职工或直系亲属可以在伤亡事故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的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2 受理
如果职工或直系亲属的申请超过一年的期限,或不符合管辖权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并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在当场或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
2.3 调查
当职工或直系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伤认定协查通知书》,要求单位提供相关材料。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如实提供情况和相关证据。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提供相反证据,将视为对职工或直系亲属提供的证据材料无异议。
2.4 认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结论,并开具《工伤认定结论书》。工伤认定结论应在开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用人单位、职工或直系亲属,并抄送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三、工伤认定超过期限的处理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现在事故发生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因此无法进行工伤认定申请。但是,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两年,您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综上所述,您所受的伤害是由于与您一同被派遣的工友操作不慎导致的,责任应由您们被派遣至的工厂承担。如果协商无果,您可以通过诉讼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