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2
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的工伤赔偿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伤害都是需要用人单位来负责的,法律是严格的限制的。有的人可能会在48小时之内因为工作原因死亡,毫无疑问,这属于工伤。那么,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一、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项规定,如果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应被视为工伤。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应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应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应由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工伤申报的时限和途径
公司应在发生工伤事故之日起的一个月内向相关部门申报工伤。如果公司没有及时申报,员工及其亲属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工伤保险部门提出申请,最好是尽快申请。根据规定,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的一年内必须要进行申报,否则将无法受理。如果在工伤发生期间公司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的工伤治疗费用将由企业按照国家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全部承担。
四、工伤认定后的进一步申请
在工伤认定完成后,建议前往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伤残等级鉴定,以确定应该获得的工伤待遇赔偿。如果公司不支付相应的赔偿,可以在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出来后直接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