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1-24
1.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对生产、工作秩序产生影响的行为。
2.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
3.服务态度恶劣,经常与顾客发生争执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4.不服从正常调动的行为。
5.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等犯罪行为,但尚未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6.无理取闹,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
7.其他严重错误的行为。
1.企业辞退职工应当征求本企业工会的意见。
2.辞退决定需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
1.企业应向被辞退的职工发放辞退证明书。
2.被辞退的职工可以凭辞退证明书到户口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办理待业登记。
3.待业期间的管理、待业救济金和医疗补助费发放,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执行。
1.被辞退的职工对企业的辞退处理不服,可以在收到辞退证明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并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2.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被辞退的职工如果进行无理取闹、纠缠领导,影响生产、工作和社会秩序,将由公安部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劳动人事部备案。
本规定由劳动人事部负责解释。
本规定自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