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2
房改房,又称已购公房,是指享受国家房改优惠政策的住宅。在房改房转卖时,需要根据房改房的产权性质来确定是否需要征得原单位的同意。
完全产权的房改房是指购买者对房改房拥有完全的所有权。在首次交易过程中,无需征得原单位的同意,可以将该房产进入交易市场进行买卖。
不完全产权的房改房是指购买者只拥有房改房一部分的产权,剩余部分归单位所有。在转卖该房屋时,购买者需要征得原单位的同意或按成本价补足分摊费用。此类房改房在处置和受益上受到一定限制,通常原产权单位保留优先回购权。
2011年7月,甲和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甲以110万元购买乙的房改房,乙和妻子共同拥有该房屋部分产权。合同签订后,甲支付定金20000元。2012年3月,乙取得该房产证,房子的产权归乙和妻子所有。然而,乙告知甲该房屋买卖不合法,合同无效,其妻不同意出售该房屋。甲将此纠纷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定,该买卖合同有效,被告乙违约,应向原告甲支付迟延履行违约金55000元(按合同价的20%计算)。
《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现有公有住房改革的通知》
七、对职工已按标准价购买的住房,要鼓励职工在自愿的基础上按成本价补足房价款及利息。职工按成本价补足房价款及利息后,住房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在转卖房改房时,购买者应根据房屋的产权性质,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征得原单位的同意或按成本价补足分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