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7
李先生入职某机电中心,签有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然而,李先生在机电中心工作一个月后,单位以李先生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向李先生口头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李先生认为该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合同,故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审理过程中,机电中心辩称李先生在试用期间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却无法提交证据证明。机电中心还认为,开除员工是公司的自由,故公司无须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法院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作为负有管理责任的用人单位,机电中心应当就与李先生解除劳动合同事宜承担举证责任,尤其是举证单位的录用条件和劳动者违反录用条件的情形。在机电中心未提交有效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公司所述解除事由,且未履行合法解除程序的情况下,应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因此,本案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属违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第四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了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且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形。同时,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将解除事由告知劳动者,并采取有效的方式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
2.用人单位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并尽可能将解除行为落实到纸面,以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麻烦。
3.解除通知送达问题,公司需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填写的住址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若仅仅向其户籍所在地邮寄,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解除通知被签收,公司送达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进而解除行为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