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就业,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会给予一定的补助或者政策优惠,那么劳动保障公益岗多少年解除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保障公益岗位的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的规定。因此,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因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三、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包括:
- 劳动合同期满;
-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