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5
违约金是对违约的一方给予惩罚的措施,一般情况下违约金都是双方事先在合同中约定好的。很多劳动者都在问小编,可以约定违约金吗?劳动合同中如何约定违约金才有效?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大家一一介绍。
违约金的设立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除非符合法律中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不得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况。这意味着劳动合同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并明确了只有在两种特定情况下才能设立违约金。
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了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那么劳动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时需要支付的违约金。
违约金的合法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违约金的设立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违约金的约定将被视为无效。因此,在约定违约金时,双方应当确保约定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其他相关规定。
总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非符合法律中规定的特定情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不得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况。只有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才具有合法效力。双方在约定违约金时应当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并遵守劳动合同法的其他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