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协商和解的法律方法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06
在很多时候,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我们是可以进行维权的,在维权的道路上我们最开始的方法是协商,那么我们可以有哪种方法来进行协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协商和解的定义
消费维权协商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基于自愿、互谅的原则,通过直接对话、事实陈述和责任划分等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活动。消费者协会的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法都是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协商和解的步骤
在实践中,消费维权协商和解的步骤如下:消费者可以携带购货凭证、服务单据以及受损证据等相关证据,找到经营者的负责人或者纠纷解决部门,向其说明纠纷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合理,就会接受;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过高,就会要求消费者降低要求。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达成一个双方都愿意接受的协议,纠纷就得以解决。
协商和解应坚持的原则
协商和解应坚持协作和平等原则:1. 协作原则:消费者和经营者应在融洽的气氛中,互相谅解,本着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弄清事实,分清责任,自愿地达成协议。双方不应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坚持已见,而应互相妥协。2. 平等原则:消费者和经营者应在平等的前提下自行协商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任何一方都不得凭借某种势力,以强凌弱,以大压小,享有特权,获得不平等的利益。
在协商和解时消费者应注意的问题
在协商和解时,消费者应注意以下问题:1. 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协商和解建议的行为:消费者应立即采取措施,通过投诉、申诉、仲裁或起诉等途径解决纠纷。如果经营者的故意拖延和无理拒绝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扩大,经营者除了应满足消费者正常要求外,还应承担赔偿责任。2. 经营者推卸责任的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0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如果责任属于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因此,当消费者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如经营者推卸责任,消费者应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让厂家和经营者互相推卸责任,而应以法律规定为依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经营者以店堂通知、声明、告示为由拒不承担责任的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因此,当消费者与商家交涉、协商时,不应受到店堂内服务规则或商品销售告示的约束,这些规则无效,应视为无效规则。通过以上法律方法,消费者可以在协商和解的过程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消费维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