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4-22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为加强对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事项的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产品生产、进口、销售、租赁、修理活动的相关方。
第三条 汽车产品的制造商(进口商)应按照本规定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输费。汽车产品的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应协助制造商履行召回义务。
第四条 当售出的汽车产品存在本规定所称缺陷时,制造商应按照本规定中主动召回或指令召回程序的要求,组织实施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国家将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汽车产业管理要求,分步骤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汽车产品指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用于载运人员、货物,由动力驱动或被牵引的道路车辆。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原因,在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有关汽车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况。
第六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称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缺陷汽车召回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主管部门开展缺陷汽车召回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期限为整车自交付第一个车主起,至汽车制造商明示的安全使用期止。若汽车制造商未明示安全使用期,或明示的安全使用期不满10年,则自销售商将汽车产品交付第一个车主之日起10年止。
产品召回制度的实施能够确保消费者使用的汽车产品符合安全标准,从而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种保障消费者安全的机制能够增加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信心,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
产品召回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迫使汽车制造商对缺陷产品进行召回和修复,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通过积极履行召回义务,企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产品召回制度的规定和实施,有助于确保企业和相关方遵守召回义务。通过明确召回期限和责任主体,产品召回制度能够有效推动召回工作的开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产品召回制度的健全和有效实施,能够维护我国消费者在国际经济中的利益。通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我国的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和信任,提升了我国消费者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