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非强制解决方法法律知识

论我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01

 
33546
仲裁是司法外解决争议的一种制度化形式,①它具有契约性和司法性的双重属性。仲裁的契约性主要表现在:仲裁的发生首先基于当事人的契约,而仲裁庭的组成、仲裁规则及所适用的,也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仲裁的司法性主要表现在:仲裁协议的效力需要根据法律来认定,而仲裁裁决的执行更是必须得到法院的支持和协助。仲裁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仲裁必然要受到法院的监督。首先,法院在对仲裁的支持和协助中,必然也包含对仲裁的审查和控制,通过对仲裁的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仲裁员滥用权力,纠正仲裁中的程序错误,从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某种角度而言,法院对仲裁的监督,其实也是对仲裁的一种支持。其次,法院作为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对任何形式的适用法律解决纠纷,都负有监督之责。再次,从仲裁的和现实来看,法院对仲裁实施监督,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而这种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仲裁的发展。

法院对仲裁的监督及其影响

法院对仲裁的监督是必要的,但过度干预会对仲裁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阻碍、扼杀仲裁制度的发展。

仲裁的优点

与司法裁判相比,仲裁的优点在于程序灵活快捷、仲裁费用低廉、保密性强,能够避免司法程序的拖延和损耗。

过度干预的影响

如果法院过度干预仲裁,对仲裁裁决的实体和程序进行全面的审查,就会使仲裁成为诉讼的翻版,仲裁的优势不复存在,仲裁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法院对仲裁的监督问题

法院对仲裁的监督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定位仲裁的价值取向,即效益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和司法审查权的关系。

裁决的终局性和实体审查

承认裁决的终局性和不对裁决进行实体审查,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当事人选择仲裁,是为了避免在司法上诉程序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尽快了结争议,这就是仲裁的效益原则。

仲裁的公正

仲裁的公正包括仲裁程序的公正和结果的公正。由于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局限,实体公正往往难以获得和衡量。所以,健全的审判制度能够为利益冲突的当事人提供一个公开场所,让他们在尽可能平等的条件下充分表达自己的要求和理由。最后,由受过专门训练且富有经验的第三者依法作出裁判。通常,在完成这一切之后,我们所谓的法律的正义也就实现了。

对仲裁的监督

在法院对仲裁的监督中,如果允许对仲裁进行实体审查,允许就仲裁裁决上诉,则势必牺牲仲裁一裁终局的优势,使仲裁的作用无法发挥。而即使允许上诉,也不能保证结果一定正确。世界上也不存在百分百完善的诉讼程序。而如果确定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则必然要求不对仲裁的实体进行审查。从各国仲裁立法的发展过程来看,法院监督作用的着眼点已从在裁决实体内容进行监督以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公正性转向从仲裁程序上保证仲裁的公平进行;从全面的监督转向重点原则的监督。

延伸阅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章涉外民事关系的规定
  2. 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条件
  4. 我国法院和涉外仲裁机构的裁决在国外怎么执行
  5. 三方之间买卖合同纠纷怎么认定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热门知识

  1.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律背景及评析
  2. 外国人在中国诉讼时,语言问题怎么办
  3. 我国对外国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问题分析
  4.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规则规定的区别之处
  5. 需要执行的财产不在我国领域内如何处理
  6. 涉外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结论的法律效力
  7. 涉外仲裁裁决撤销和不予执行的程序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