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和解概述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协商和解概述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8-28

 
307683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其中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该法律条款明确赋予了消费者对消费争议要求和解的权利。

协商和解的定义和过程

定义

协商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双方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

过程

协商和解的过程是双方反复妥协、互谅互让的过程。双方通过直接沟通、联系,提出各自的要求和看法。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合理,可以答应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而达成和解协议。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不合理,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方案,由消费者予以考虑。如果消费者认为经营者的解决方案适当,可以接受,从而达成和解协议。

协商和解的优势

协商和解具有以下优势:

消费维权相关知识

如果您对消费维权相关知识感兴趣,推荐阅读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1. 网购被绑定消费如何维权
  2. 摩托车商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3. 投诉不予受理范围
  4. 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赔偿方案
  5. 消费者申诉后,是否还可以协商和解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
  2. 气表被装反业主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
  3.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公布
  5. 餐馆要求加收清洁费的合法性分析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7. 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中协商和解是什么意思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