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7
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质量不合格或在接受服务时对服务质量和态度不满意时,消费者可以与商店进行协商和解。消费者可以当场或事后找商店交涉,向商店说明情况并提供证据,表明态度。在商店承认事实的前提下,消费者可以提出具体合理要求,以促使纠纷能够及时解决。
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请求消费者委员会进行调解。消费者可以向市、区(县)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最好选择争议发生地区(县)的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
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有关工商、物价、技监、标准、计量、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申诉。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职责范围内的相关规定,对申诉进行调查处理,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商品购销的书面合同中,往往约定了采用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方法。通常,这种方式适用于买卖商品量较大的情况。然而,在消费者与商店之间即时清付的口头合同中,很少存在这种约定。此外,采用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程序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量较少,并且以即时付清的口头合同形式完成交易,不宜选择这种方式解决争议。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甚至人身和重大财产受到侵害时,或者经过尝试各种解决途径仍未如愿时,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律保护。如果经营者的行为构成犯罪,司法部门还将依法追究责任者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