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门店应对职业打假人的应急预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建立门店应对职业打假人的应急预案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5

 
404896
超市售卖的物品有很多,要是发现超市售卖的物品是虚假的物品,消费者是有权进行投诉打假。但有些消费者却滥用这一权利,对某超市恶意的打假。那么,超市遭遇恶意打假该怎么办?手心律师网有更多知识,欢迎浏览。

为了应对职业打假人的挑战,门店应将应急预案纳入风险控制体系中。这一预案应涵盖从职业打假人的识别到结账、投诉、索赔、配合行政机关检查、内部自查、证据搜集以及诉讼应对等关键环节,以提升门店员工在识别和应对职业打假人方面的能力。

职业打假人的特点和手法

针对职业打假人的特点和手法,门店应建立详细的应急预案。这些手法可能包括“调包”、“抠商品日期”以及“藏快过期的食品”等。门店应加强调查取证能力,尤其是对于恶意打假人的行为,如涉嫌“敲诈勒索”,应立即报警处理。

建立门店职业打假数据库及黑名单

门店应建立职业打假数据库及黑名单。无论门店如何处理职业打假人,都应收集、保存职业打假人进店视频、商品区活动视频、收银台结账视频、服务台投诉视频及录音等关键信息,并定期上报总部。总部及门店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以提升对恶意打假人的防范能力。

成立门店职业打假应对小组

门店应成立职业打假应对小组,由店长、值班经理、防损经理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该小组应根据各自岗位职能,对在卖场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职业打假行为进行分解,明确店长、值班经理和防损经理等的具体职责和可采取的措施。

加强对容易引起职业打假人投诉的商品管理

门店的管理层应加强对过期商品、进口食品、广告宣传、双日期和商品标识等容易引起职业打假人投诉的商品的管理。门店应严格管控这些环节,确保过期商品和商品生产日期等的管理,以防止职业打假人利用门店管理不当的漏洞。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门店应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门店员工可以提升对问题商品的识别能力,防范供应商欺诈引起的职业打假索赔。同时,员工还应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提升在面对职业打假人索赔时的应对能力,避免被动。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法律对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规定
  2. 建立门店应对职业打假人的应急预案
  3.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联系地址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第9号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6. 买到翻新的手机是否可主张三倍赔偿?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