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将制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者权益法动态法律知识

国家工商总局将制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7-21

 
362559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在中国“全国工商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家工商总局将在2016年底前完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制订工作,并发布《关于网络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指导意见》。

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化建设

马正其表示,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化建设,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并研究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配套法规规章。此外,还将继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配套法规规章,研究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修改完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工作规则》,推出“诉转案”工作指导意见,适时修订《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

推动地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国家工商总局将推动和配合地方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以健全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障商品和服务质量

马正其表示,2016年中国工商将以保障商品和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加强对线上线下商品质量的一体化监管,尤其要加大对网络交易商品质量的抽检力度,促进电子商务商品的质量提升。

集中执法力量

以家用电器、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配件等百姓普遍关注的商品为重点,统一组织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集中整治商品质量问题,排查案件线索,依法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加大对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消费者个人信息、售后修理更换服务等方面消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

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以及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等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对重大典型案件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规范抽检结果的发布和利用

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结果的发布和利用,规范公布抽检结果的渠道和形式,依法及时发布抽检信息,引导科学消费和行业自律。

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工商系统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86847件,依托12315平台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6亿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
  1. 案例:酒店限制消费者自带酒水是否合法?
  2. 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的内容
  3. 经营者不得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法定含义
  4. 虚假广告投诉的管辖权限
  5. 微信代购卖假货能否构成犯罪行为并报警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强加付费项目的法律处理方式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及“知假买假”者的索赔权保护
  3. 实体店退换货法律规定
  4. 小孩子在商场受伤赔偿办法
  5. 亮点一: 举证责任倒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的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如果
  7. 双十一卖家虚假活动怎么赔偿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