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3-11-13
2007年12月21日,海林市新安镇**村村民孙*科购买了一辆全新的农用四轮车。然而,当他准备开车下地干活时,发现车辆无法启动。这辆四轮车在购买的第一天就出现了问题,这让孙*科非常困扰。经过仔细检查,孙*科发现方向盘的间距较大,并且有些螺丝上有锈迹。此外,这辆车与他当初购买时看到的样品机非常相似。孙*科感到非常气愤,因为在购车时,他向商店老板说明了情况,他花了自己一万多元的积蓄以及向村民借来的钱购买了这辆车,他希望买到一辆可靠品牌的全新机器。然而,商店老板仍然将样品机卖给了他。于是,孙*科联系了农机商店,要求更换一辆全新的车。商店表示只能维修,而不给予更换。孙*科提到他在购车时多次强调要求全新机器,而不是放在外面很久的样品机。然而,付款后,商店仍然将那辆样品机交给了孙*科。商店方面坚决否认卖给孙*科的是样品机。在多次协商未果后,孙*科向消协投诉,要求消协为他主持公道。
消协受理投诉后,立即前往农机商店进行调查。调查中,商店老板表示在卖车时已经向孙*科明确说明了17400元钱只能购买样品机,当时孙*科也表示认可,但是现在却改口了。这与孙*科所反映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经过,消协工作人员对农机商店的员工和安装维修人员进行了调查。最终,消协工作人员掌握了详实的情况。商店老板在卖车时确实告诉孙*科只有样品机可供选择,但是在提车时,孙*科和安装师傅到库房取零件时看到了一辆与他购买的车同型号的全新四轮车。于是,他向商店老板表示一定要那辆库房里的新车,商店老板也同意了。由于孙*科当时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所以先将车款交给了商店老板,离开之前再三嘱咐,办完事后回来提车。他认为开回家的应该是库房里的新车,所以没有仔细检查。在了解清楚事情经过后,商店老板也承认卖给孙*科的那辆车确实是样品机。
根据调查了解的事实,消协工作人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法规向商店老板解释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最终,双方同意达成以下协议:商店老板将免费为消费者孙*科调换一辆同型号的全新农用四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