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损担保的不同方式及其重要性。为了保证共同海损的分摊,可以采取货方提供保证金、货物保险人提供担保函、签署海损协议书、签署不分离协议以及货物留置权等方式。共同海损担保是保障船方和货方利益的行为,若无适当保证措施,船方利益可能受损。因此,船方通常要求
一起船舶进水事故引发的保险纠纷案例。船舶在躲避台风时发生进水事故,导致货物严重损失。货方由多份保单承保,总金额超过900万元人民币。争议焦点在于共同海损是否成立及费用分摊问题。经过船舶公正检验、海事法院审理等程序,最终达成调解,承运人赔偿货物保险人7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联系与区别。两者都属于部分损失,但共同海损是由单独海损引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造成损失的原因、损失承担者、损失内容、损失构成以及涉及的利益方。单独海损是保险标的物本身的非人为有意造成的部分损失,一般由受损方自行承担,但可从保险人
共同海损的理赔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相关规定,受益方需按分摊价值比例分摊,如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可在限额内赔付。船舶、货物和运费的共同海损分摊价值有具体计算方式,旅客行李和私人物品不参与分摊。海上保险合同需保险人赔偿保险事故造成的标的损失和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定义、主体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该制度适用于重大海损事故,对事故责任主体的赔偿请求进行限制。主体条件包括船舶所有人、救助人、相关责任人员及责任保险人。但随着航运业发展,海事责任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需完善主体范围。索赔可分为可限制和不
同时,收货人将共同海损保证金收据转让给保险人并签署相应的权利转让文件。共同海损保证金所应得到的利息一般属于收据持有者。目前,共同海损分摊担保由货物保险人提供担保函来替代共同海损保证金,即当宣布共同海损后,由货物保险人提供共同海损担保,参与共同海损的理
即由收货人在提货以前,向船舶所有人提供分摊共同海损的现金担保。若保证金超过最后确定的分摊金额时,应将其金额退还给保证金交付人。在无限额担保之下,如果该项货物的共同海损分摊金额超过了货物的保险金额,则在保险人向船舶所有人做出全额赔偿以后,可向被保险人收
船舶一切险是船舶营运保险的一个基本险种,投保人在投保时可以选择使用。船舶一切险下,保险人承保的保险责任大于船舶全损险,因而其保险费率大于船舶全损险。根据船舶保险条款,船舶一切险下保险人承担船舶全损险规定的各种原因造成被保险船舶的全部和部分损失,以及下
船员们匆忙把双氧水移至装有筒纸的舱内,因装有双氧水的塑料桶经不住强烈的摩擦和滚动而破裂,导致双氧水外溢,污损筒纸。货轮到达汕头港,卸货后,总计经济损失近5万元。船长未在汕头港宣布此次海损为共同海损。事后,筒纸收货人被保险人以单独海损之理向保险
1983年6月9日,前中国**保险公司作为货物保险人曾派代表赴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调查“ASIA”轮共同海损案。据船东报告,当该轮路经DARD-AMEUA海峡时,船舶的螺旋浆被水下不明物体碰损,主机发生故障。3天后,于1983年2月15日抵达希腊比雷运行夫斯港锚地,船东放弃航程并宣布
共同海损担保,是为了确保共同海损分摊,经有关言的请求而由各受益方做出的保证行为。无限额担保函,是保险人出具的不论货物保险金额大小,保险人都对该项货物的共同海损分摊金额予以全额赔付的书面保证。此种反担保函的作用在于保证将保险人超过保险单责任而赔付的共同
船舶一切险下,保险人承保的保险责任大于船舶全损险,因而其保险费率大于船舶全损险。根据船舶保险条款,船舶一切险下保险人承担船舶全损险规定的各种原因造成被保险船舶的全部和部分损失,以及下列责任和费用。一切险包括共同海损:。保险人负责赔偿被保险船舶的共同海
c船运公司的船员素质;d船运公司的管理印象,如对ISM的贯彻是否全面;b配合保险人开展验货及理赔;c为减少损失,签发共同海损保函;e如对共同海损存有异议时,向保险人提出仲裁或诉讼建议。总之,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存在较大不同,并且共同海损所涉及的当事人较多,牵连多个
根据英国MIA,1906 第66 条第4 款的规定:"被保险人对于共同海损牺牲,在被保险人没有行使要求其他责任方分摊其损失的权利之前,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被保险人首先要求保险人赔付的,保险人不能以被保险人可以向其他人取得赔偿为由而拒赔。保险人应该首先赔付,然
共同海损是一项古老的制度。在1684年《路易十四法典》中,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类似今天的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出现共同海损之后,船长或船东应在船舶发生共同海损之后抵达的第一个港口的合理时间内宣布为共同海损,并通知货主及船舶保险人;实践中,货方投保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