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共同海损法律知识

案例回放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9-21

 
365310

船舶货物受损,共同海损争议

2003年7月6日,船舶A在港外锚地躲避台风时发生进水事故,导致货舱进水,船载货物严重受损。受损货物分属42个货主,由14份保单承保,总保险金额为900多万元人民币。事故发生后,船东发布海事声明并宣布共同海损。货物保险人迅速赶赴现场并委托保险公估公司对货物损失进行核定。在共同查勘现场后,货物保险人与托运人协商,托运人联名向中国船*社某分社递交了船舶公正检验申请书。随后,验船师对A轮进行了公正检验。8月7日,承运人将船载货物转运至目的港,并在收取共同海损担保后向当地海事法院B提起诉讼,要求货方赔偿共同海损费用60万元人民币。8月10日,托运人向海事法院C提起诉讼,要求承运人赔偿货物损失137万元人民币并扣押了A轮。最终,海事法院C并案审理本案,货物保险人在实际赔偿后按照代位追偿程序申请参加诉讼。

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共同海损是否成立,共同海损费用是否应由货方分摊。根据中国海商法第193条规定,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共同海损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1. 船、货、财产面临共同的真实海上危险;2. 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共同安全,是有意的、合理的;3. 牺牲和费用是特殊的;4. 采取的措施产生了积极和有效的结果。

及时结案

本案中,A轮在躲避台风期间发生货舱大量进水事故,为防止船舶沉没,采取的租用大马力水泵费用、拖轮费用、港口费用以及人工施救费用等符合上述四个要件,可构成共同海损费用。值得注意的是,共同海损费用并不自动由受益方分摊。共同海损的成立不考虑危险的原因,也不考虑承运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是否可免责,只要海上危险真实存在并威胁到船、货、其他财产的共同安全,共同海损即可成立。然而,共同海损费用是否应由受益方分摊必须考虑承运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是否可免责。本案中的运输形式为国内沿海货物运输,由于中国对沿海运输实行完全过失责任制,承运人不存在过失免责的情况。因此,只要能证明承运人有过失,承运人即无权要求货方分摊共同海损费用。
延伸阅读
  1. 案例简介
  2. 基本案情
  3. 被执行人是否可以提起执行异议
  4. 国家对孤寡老人赡养问题的规定
  5. 朋友圈发帖泄愤集赞公布所指何人

海事责任热门知识

  1. 导读
  2.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与解读
  3. 最新虚假广告典型案例
  4. 十大案例涉及不同领域的法律问题
  5. 辱骂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6. 动产质押案例解析:了解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
  7. 工伤赔偿找法律援助有用啊
海事责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