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9-30
孤寡老人的生活处境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由家庭承担,包括子女和其他亲属依法负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然而,对于那些无儿无女或其他赡养人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依靠社会的帮助来保证老有所养。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城市的老年人,如果他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他们的赡养人和扶养人确实无赡养能力或扶养能力,那么当地人民政府将给予他们救济。
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如果他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他们的赡养人和扶养人确实无赡养能力或扶养能力,那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将负责组织实施这一政策。
根据本案例中的情况,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与老人原户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会同户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安排好老人的生活问题。由于我国的社会管理主要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即使要享受各种社会养老保障待遇,一般也只能向户口所在地的相关机构或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对于本案中的孤寡老人王某来说,他不能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只能要求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五保”供养。此外,国家鼓励孤寡老人与他人或有关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将自己的遗产在死后赠与受遗赠人,并由受遗赠人负责老人的生养和葬礼事宜,以扩大社会互助养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