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环境保护立法的目标模式,有利于确定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和目的。环境保护立法的法体模式主要是指各种不同层级的环境保护法以何种形态作为表现方式。混合立法模式是现代各国环境保护立法最为多见的立法模式。结合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的综合性[1]、公益性、灵活性等特点和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调整环境保护方面社会关系的指导规范,也是环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了环保法的本质,并贯穿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广大群众的
我国民法理论一直把“不法”作为侵权责任要件,这似乎不尽合理。这一点在环境侵权中表现尤为明显。在作为普通法的《民法通则》规定不明的情况下,作为特别法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也没把违法规定为环境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因此,不法性只是其中一部分行为
环境保护法不单是环保部门的法环境违法案件移送主体是一个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新环保法提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何种违法行为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已有详细规定。问题在于,新环保法和《暂行办法》中确定的“尚不构成犯罪,
据悉,由于其他职能部门认为环保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问责的也只有环保部门,所以移交后,受理部门处理违法企业并不积极。一位县环保局科室主任表示,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在线监测超标,环保部门只能责令限期整改,要想关闭停业整顿,只能经县政府批准。某县环保局联合公安
损害事实,包括:财产损害,人身伤害,环境享受损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又称抗辩事由,是指环境法所规定的在因环境侵权致人损害时加害人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事由。《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人
因此,《环境保护法》中的制度条款急需完善。以此类推,对于《环境保护法》中其他仍然可行的制度,我们在保留的同时应扩大其适用范围,比如将重大污染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制度扩大为重大污染与资源破坏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制度。
我国现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将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分为五类,其中v类为10000~50000m3/d我国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规模一般小于20000m3/d,重点是2000m3/d~5000m3/d而农村污水处理是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镇污水的第三种类型,其污水量比中小城镇还小很多,一般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现行的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立法不可谓不丰富,从《环境保护法》到《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再分解到各行业应急法规中可能涉及环境问题的条款,几乎包含了可能出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每个角落。现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法律体系,为应
工厂造成环境污染,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第四十一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
民法在环境保护中有其独特的作用。1986年的《民法通则》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作了原则规定。结合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民法通则》第134条列举的承担民事责任的十种形式中,适用于环境污染案件的有五种,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环境污染侵权行为具有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环境污染侵权诉讼有别于一般侵权诉讼的证明责任,揭示了环境污染侵权诉讼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原因。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换言之,受害人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
民事公益诉讼可以由个人或者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提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符合条件的公益诉讼案件,包括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初步证据证明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对于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可以和解,人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4条第款,环境污染赔偿纠纷的加害人应就两方面事项承担举证责任:①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②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谓的因果关系是人们从长期实践经验中所总结出来的就前后两种现象所存在的带有内在规
第一条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等法律的规定,对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提起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