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与侵权责任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12
司法考试真题:经济法多选(2012年)。真题复习是司考冲刺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其考点的掌握也是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这里将经济法历年真题分享给大家,以帮助各位考生对真题的考点铭记于心,在司法考试时更加得心应手。
【解析】选项A、B、C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一条规定,环境污染物排放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防止或者减少对他人的危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对环境污染物排放单位的排放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结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不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的排放行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环境污染物排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选项D错误。虽然乙厂的排污未超标,但其中的悬浮物仍对农作物减产有一定影响,因此乙厂也应对该村损失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责任规定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和《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并导致损害的情况,相关责任应予以明确和承担。
环境污染危害的排除和赔偿责任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责任方有义务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并且应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赔偿,以弥补其损失。
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对于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情况,污染者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环境保护法》对超标排污的行政责任
限期治理的责任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此外,根据国家规定,还可以加收超标准排污费。
行政责任的适用
基于以上规定,如果甲厂超标排污,其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而乙厂并未超标排污,因此无需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环境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和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行为,责任方应承担相应的排除和赔偿责任,以及侵权责任。此外,《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对于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责任,包括罚款、责令停业或关闭等措施。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和执行对于维护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