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强制医疗公开审理。但从审判实践方面来看,不公开审理要比公开审理更有利于被申请人一方与被害人一方达成刑事和解或者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协议并积极履行,使被害人一方获得及时、必要的慰藉,最大限度地缓解矛盾。修改后刑诉法实施以来,各地法院审理“首例”强制医
精神病患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先按照法定程序确认监护人,由监护人承担监护义务。刑诉法第284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司法人员对精神病人
修改后刑诉法实施以来,各地法院审理“首例”强制医疗案件的消息频见于媒体报道中。为切实保障人权,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2月颁布的《关于适用的解释》第529条规定:“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但是,被申请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请求不开庭审理,并
在司法实践中,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适用范围、程序转化以及立案的程序性事项。修改后刑诉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了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即实施严重暴力犯罪行为且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故应将强制医疗程序视为保护性约束措施,而不应为精神病救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有辩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下杀人进行强制医疗的,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可以解除强制医疗措施。第三百零七条 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虽然修改后的刑诉法明确规定,强制医疗案件的法定代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强制医疗。第285条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由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新刑诉法第28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
刑诉法新设的强制医疗制度,从程序和实体上详细规定了强制医疗的法定条件、决定机关、决定程序、救济程序和法律监督机关。然而,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却没有予以明确,给强制医疗执行带来了很多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执行主体是公安机关。按此推理,法院送达相关文书给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