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5-11
1. 提供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情况证据材料,包括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和工作单位情况,以及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商登记或法人登记情况。
2. 提供劳动仲裁申诉人提交的“申诉书”。
3. 提供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书或不予受理通知的书面裁定、决定、通知。
4. 提供与原告收到仲裁文书时间相关的证据材料。
1. 若劳动者已证明在用人单位工作,但用人单位主张劳动关系不成立,用人单位应提供反证。
2. 用人单位应提供劳动者已领取工资的证据。
3. 若用人单位延期支付工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用人单位应就延期支付工资的原因进行举证。
4. 若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应提供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记录。
5. 若双方无法证明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提供劳动者所处工作岗位的一般加班情况的证据。
6. 用人单位减少劳动者劳动报酬,应提供减少劳动报酬的原因及依据的证据。
7. 用人单位应提供解除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的事实和理由的证据。
8. 若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应提供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的事实和规章制度是否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证据。
9. 用人单位应提供各种实际发生的工伤赔偿支付的证据。
10. 应承担的其他举证责任依法确定。
1. 若劳动者主张工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或已实际领取的工资数额,劳动者应提供其主张的工资标准的证据。
2. 若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应提供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的事实的证据。
3. 若劳动者主张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应提供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成立的证据。
4. 若劳动者主张工伤赔偿,应提供存在因工伤害的事实、工伤认定、伤残等级及鉴定时间、工伤住院治疗起止时间及费用、同意转院治疗的证明及所需交通费和食宿费、应安装康复器具的证明及费用等证据。
5. 若女职工主张“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权利,应提供存在“三期”的事实、起止时间以及是否存在晚育、难产、领取独生子女证的证据。
6. 应承担的其他举证责任依法确定。
1. 主张劳动关系成立的,应提供相应的劳动合同或相关证据材料。
2. 主张已解除劳动合同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应提供相关证据。
1. 在普通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应在收到举证通知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完成举证。
2. 在简易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应在收到举证通知之次日起十五日内完成举证。
1.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有困难的,应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并经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2. 若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仍有困难,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由法院决定是否准许。
1.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在举证期限届满七日前提出书面申请。
2. 申请书应包含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内容、需要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要证明的事实。
3. 符合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需要法院调取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以及其他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材料,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1.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1.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仲裁阶段提交的证据材料,仍需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
1. 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
1. 若当事人未按本通知要求完成举证责任,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