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的意义和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仲裁的意义和程序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6-15

 
429960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申请劳动仲裁的证据范围是怎样的的知识,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通过公正的裁决解决劳动争议的过程。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必须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进行。

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法定申请时效的申请将不被受理。

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证据

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可能会给日后维权的举证带来不便,因此在工作期间应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劳动仲裁证据的范围

以下是可以作为劳动仲裁证据的一些例子:

  1. 社保清单:可以使用在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
  2. 个税完税证明:可以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
  3. 工资账单和工资条:可以使用银行工资账单和工资条作为证据。
  4. 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如暂住证、工牌、工作服和工作证等。
  5. 考勤记录、入职表和派工单。
  6. 其他员工作为证人的证言。

此外,在职期间还可以通过拍摄工作照、与用人单位交涉时进行录音(录音时应明确双方身份)以及以办理信用卡或申请廉租房为由请单位出具工作证明等方式来为自己取证。

延伸阅读
  1.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
  2.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3.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4. 承包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途径
  5. 集体劳动争议办案时效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突破性设计
  3. 公司辞退的原因及相应补偿
  4. 玩忽职守导致公司受损被辞退的维权方法
  5.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
  6.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范围
  7.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劳动工伤事故争议仲裁申请书范本
  2. 青岛市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3. 深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
  4. 养老保险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