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法律知识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7-09

 
418078
严重失职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失职现象,导致一些不好的因素发生,可能会使得企业的一些东西损失,从而使得企业可能会发生一些比较大的损失的情况。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应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劳动法规定,严重失职是指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违反其忠于职守、维护和增进用人单位利益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导致用人单位的有形财产、无形财产或人员遭受重大损失,但未达到受刑罚处罚的程度。

例如,因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或者因工作不负责任而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浪费材料等情况都可以被认定为严重失职。

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证据

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了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作为证据。该员工手册明确规定了违纪行为的情形,包括破坏生产设备等行为。更重要的是,员工手册还明确规定了关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的标准,即对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万元及以上者为“严重”。基于员工手册的规定,可以明确判定本案中员工的违纪行为属于严重失职。

因此,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单位已经履行了完整的举证义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驳回了员工的诉求。

严重失职单位的处理方式

企业的规章制度在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在劳动争议中制胜的关键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必须依据明确且合法的规章制度。

所谓“明确的”要求是,单位必须能够提供符合法律规定形式的规章制度,以证明员工确实违反了相应制度,并且违反程度严重,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在上述案例中,企业的规章制度明确界定了何为“严重”,这使得企业能够提供充分的依据证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

因此,对于因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或者因工作不负责任而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浪费材料等情况,单位可以根据规章制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延伸阅读
  1. 简单债务的对称性
  2. 不赡养老人分不到遗产吗
  3. 债务人多债权的优先受偿权
  4.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
  5.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2. 工厂搬迁远近
  3. 玩忽职守导致公司受损被辞退的维权方法
  4.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
  5.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范围
  6. 公务员试用期内是否有探亲假
  7.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建筑工程劳务合同(书)范本
  3. 乡村公路劳务合同范本
  4. 建筑行业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