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3
不完全履行产生的原因各异,因此,在发生不完全履行的情况下要承担怎样的违约责任,也是根据起因来决定的。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不同情况下引起的不完全履行的违约责任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违约瑕疵
违约瑕疵是指债务人未能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履行合同,并造成履行具有瑕疵的情况。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对于违约瑕疵,被视为一种违约行为,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11条的规定,如果合同对责任形式和补救方式已经明确规定(如规定产品有瑕疵应当首先实行修理,三次修理不好退货),则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确定责任。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明确,受害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补救方式和责任形式。
损害瑕疵
损害瑕疵是指债务人的违约瑕疵履行行为导致债权人遭受除了履行利益以外的人身或其他财产损失。例如,交付不合格的汽化炉导致火灾,致使债务人受伤。债权人享有的履行利益实际上是债权人享有的债权,而债权人享有的除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主要是债权人享有的绝对权利。这两种权利分别受到合同法和侵权法的保护。根据《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受害人有权选择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或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部分履行
部分履行指合同虽然被履行,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全部合同义务。例如,不符合数量规定,或者履行在数量上存在不足。对于部分履行,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但除非部分履行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否则不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在部分履行的情况下,非违约方首先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交付尚未交付的货物、金钱以及提供未提供的服务。非违约方还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如果部分履行导致损失,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一般情况下,对于部分不履行,债务人是可以补足的,因此不需要解除合同。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部分履行已经构成根本违约,导致其订约目的无法实现,否则一般不能解除合同。
其他的不适当履行
其他的不适当履行情况主要包括:履行的标的物的品种、规格、型号等不符合合同约定;履行方式不适当,如按约应一次性履行而分期履行;履行地点不适当,即未在合同规定的履行地点履行;违反附随义务的行为,如违反告知义务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