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的原则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劳动监察的原则是什么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7-08

 
73821
我国是法治国家,法律约束着人民,劳动监察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用来规范我国的劳动关系的,我国各法律体系之间环环相扣的保障了劳动关系当中各方的合法权益,而劳动监察法主要就是为了监督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对劳动关系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监察法律的详细内容

第一章 劳动监察的原则

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为了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 劳动监察的适用范围

适用本条例的对象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也适用本条例。

第三章 劳动监察的主管部门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相关部门应支持、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作。

第四章 劳动监察的实施

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监察执法条件的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经过考核或者考试录用,并持有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第五章 劳动监察的职责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包括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检查用人单位的遵守情况,受理举报和投诉,纠正和查处违法行为。

第六章 劳动监察的措施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询问有关人员,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收集证据,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以及采取其他调查、检查措施。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佩戴标志和出示证件。

第七章 劳动监察的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对于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理,如责令支付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还可能构成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 附则

对于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却有劳动用工行为的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进行查处取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必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进行监察。劳动安全卫生的监督检查由相关部门负责。本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1. 劳动监察告知书就算结案吗
  2. 劳动法规定不按时发工资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3. 发生劳动纠纷后可以直接去法院吗
  4. 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可以仲裁吗
  5. 离职后是否需要继续遵守保密协议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公司试用期7天没工资合法吗
  2. 劳务分包缴什么税
  3. 休产假期间被裁员怎么赔
  4. 老板口头辞退员工有效吗
  5. 劳务纠纷能申请法律援助吗
  6. 没劳动关系劳动监察可以处理吗
  7. 内退人员发生争议是否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劳动关系确认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追讨工资的合法途径
  5. 集体合同的效力
  6.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