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2-28
市场主体的自主定价权是指法律赋予经营者对商品或服务进行定价的权利。反垄断法旨在规范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但也需要平衡对企业自主定价权的限制。如果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政府对企业自主定价权的限制将构成不当干预和侵害。
市场主体的自主定价活动是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活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相对独立。然而,当市场主体的定价行为影响竞争机制的运行,而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对竞争的伤害时,政府的干预和参与就变得必要。例如,如果一个经营者采取低于成本价的定价行为,无法实现最大化的营利,最终将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市场机制可以解决许多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但对于那些以低价掠夺市场、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市场机制无法调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发挥维护竞争的作用。
政府在行使公权力时必须依法进行,反垄断法就是政府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权力来源和行使程序。尽管反垄断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但更大程度上维护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实现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国外的竞争法将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作为掠夺性定价行为来进行规范。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来进行规范。尽管从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的本质分析,该行为不属于典型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是一种目的在于排挤竞争对手、限制竞争的行为,应该属于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然而,由于我国尚未颁布《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暂时调整了部分限制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