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2-27
反垄断法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被称为“经济宪法”或者“经济基本法”,目前世界上已有近90个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该法案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反垄断法》第一章第一条即表明了该法的立法目的:“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作为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法律制度,《反垄断法》的出台对中国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
《反垄断法》第九条和第十条规定了中国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的设置。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反垄断委员会的设立带来了潜在的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
反垄断机构从事的是一种执法活动,因此对于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而言,最为基本的要求是独立、公正,严格依法行政,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宏观政策机构或者政策咨询机构不同,反垄断机构不需要再进行反复妥协、协调,而应该严格执法,避免在执法过程中掺入过多的政策考量,以确保法律的统一实施。
根据反垄断法维持分散执法的格局,国务院主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至少有三家或者四家,另外还有一批行业监管机构也承担反垄断法的执法职能。在这种格局下,如何确定反垄断委员会的工作承担部门将成为一个挑战,并可能引起争议与争执。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委员会缺少实质性的权力,尤其是规则制定权,只能起协调作用。由于权责划分不清,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对于各自管辖权边缘地带的新问题,也难有制定规则的积极性。这将导致整个执法体制在面对反垄断领域的新问题时陷入被动的应急反应模式,难以提供明确的指引,给全社会带来额外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