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租财产抵押的注意事项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抵押物的特点
抵押的一个特点是抵押人与抵押权人之间不转移对抵押物的占有权。这使得将已出租的财产作为抵押物成为可能。然而,由于该财产已经出租,实际使用权已经归属于承租人。当债权人对该财产享有抵押权后,可能会对承租人的利益产生影响。因此,抵押人在将已出租财产进行抵押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书面告知承租人
首先,抵押人需要以书面形式告知承租人。口头告知或以默示的方式视为告知均不符合法律的要求。
告知无需承租人同意
其次,抵押人只需告知承租人,无需征得承租人的同意。因为该财产的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属于抵押人,其处分权自然也属抵押人。因此,承租人是否同意抵押人的抵押行为,不影响抵押合同的签订。
租赁合同的有效性
抵押合同成立后,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订立的租赁合同形成租赁权利义务关系,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受法律保护。大多数国家的立法都确认租赁关系可以对抗第三人。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将租赁合同的标的物转让给第三人后,原已形成的租赁关系对第三人继续有效。因此,抵押人将租赁的标的物进行抵押后,抵押人与租赁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的规定继续履行。即使抵押担保的债务履行期先于租赁合同的履行期届满,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要实现抵押权而对抵押的财产进行折价、变卖、拍卖时,也不影响原已成立的租赁合同的效力。只不过这种租赁关系的租赁方因折价、变卖、拍卖行为的成立而变成折价、变卖、拍卖的受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