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类别 > 民事关系法律知识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哪些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7-03

 
388892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对外交流是非常多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是非常多的,对外贸易一般是需要签订合同的,那么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反致制度

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9条的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不包括该国的法律适用法。因此,在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上,我国不承认反致或转致。无论是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还是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都要直接确定适用于合同争议问题的实体法,而不包括冲突法。这也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精神。

法律规避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规定,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那么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此外,《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一)》第11条明确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法院应认定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综合这两者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如果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合同争议应当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

公共秩序保留

根据《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时,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和第5条从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和保护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处理涉外合同问题。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强制性规则,《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一)》第10条对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进行了一般性描述,并列举了属于强制性规定的法律。根据这些规定,强制性规定是指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排除适用、无需通过冲突规范指引而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后,涉外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延伸阅读
  1. 加强员工购买社保的宣传及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的规定
  2.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3. 公司员工违反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被辞退是否合法
  4. 先成立租赁而后设定抵押权的情况
  5. 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和作用

国际私法类别热门知识

  1.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
  2. 涉外继承的概述
  3.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哪些
  4. 保险公司赔偿时间规定
  5. 效力待定合同的定义和意义
  6. 车辆被亲属以黑车形式出售的法律处理
  7. 同一单位是否要满十年才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国际私法类别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游戏公司合同范本
  2. 劳动管理制度范本
  3. 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4. 煤炭采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