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首席仲裁员的选定程序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9-30
在生活中,当我们在遇到自己协商不能解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申请进行仲裁。在仲裁时,仲裁员是相当重要的。那么对于首席仲裁员的选定方式是怎样的呢?仲裁员选定条件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我国对于仲裁员选定的一些规定。
一、仲裁委员会首席仲裁员的选定
我国仲裁法规定了确认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的两种方式:1. 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2. 若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共同选定首席仲裁员,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各方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往往难以达成共识,选定一名首席仲裁员变得困难。事实上,首席仲裁员一般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这无法充分体现仲裁制度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优势。此外,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做出决定来指定仲裁案件中实质问题的决策者和实现仲裁公正的首要决定因素-首席仲裁员,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存在较大的不公开操作的可能性。为了保证仲裁的公正性并充分体现仲裁的意思自治原则,有必要在仲裁规则中详细规定共同选定首席或独任仲裁员的具体程序。如果由当事人共同选定首席或独任仲裁员,首先应考虑由当事人直接协商选定。这种方式较为迅速,但由于前文所述的原因,很难实现。其次,当事人双方可以在仲裁员名册中分别选定5至8人作为首席或独任仲裁员,并按照先后顺序排名,然后将名单交给仲裁机构秘书处,由其从当事人间接提供的名单中选定当事人共同指定的仲裁员(按照顺序指定)。最后,如果前两种方式都无法尝试,可以考虑由当事人委托各自选定的仲裁员确定首席仲裁员,这样组成的仲裁庭亲和力最强。
二、仲裁员选定条件
仲裁案件的审理人员,即仲裁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 应具备一定的学历、资历和专业能力;3. 仲裁员必须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4. 仲裁员必须是具有完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5. 仲裁员必须遵守纪律,作风正派,廉洁自律;6. 仲裁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人事政策法规,并具备独立办案的工作能力;7. 仲裁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并保持身体健康。仲裁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 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2. 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3. 曾任审判员满八年;4. 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5. 具备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具备同等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