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企业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2-26
(一)保持合理的现金流动性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
统计数据显示,80%的破产企业在破产时仍然盈利,但由于现金流不足导致倒闭。百富勤公司和巨人公司都是在盈利能力良好的情况下因现金流不足而破产。因此,良好的盈利能力并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正常的现金流才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
(二)现金流指标比盈利指标更能反映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
利润通过权责发生制来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通过收付实现制来反映现金流入流出情况。施工企业的现金流指标比利润率指标更重要,因为施工项目跨年度,合同成本和完工进度不确定性大,利润率计算不准确,而现金流计算更直接。
(三)做好现金流管理工作能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施工成本
施工企业需要大宗原材料,例如钢材、柴油、沥青等,这些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施工企业应该对需求量大且价格波动大的原材料进行市场预测和评估,并在价格低时购买,以规避成本风险。
(四)做好现金流管理工作是保证利润的重要途径
现金作为最流动的资产,其收益率较低。如何在收益和流动性之间寻找平衡点,确保企业现金流动性与盈利能力之间的最佳配比,能增加企业实现利润的安全性。
二、施工企业现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施工企业经营活动中出现的现金流问题
1.盲目承揽项目,导致资金沉淀和恶意拖欠。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取项目,很少对业主的信誉和资金实力进行分析,盲目投标。投标需要支付保证金,如果中标,还需要支付履约保证金。如果未中标,保证金的退回需要时间,导致企业资金沉淀。中标后,一些业主故意拖延支付工程款,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经营和债务偿还难度,增加了财务风险。2.营运资金管理不合理。一个项目需要开设一个银行账户,甚至一个项目多个账户,导致资金沉淀。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设置最低余额预警线,缺乏现金预算管理。流动债权和债务以及施工物资购置资金的使用分配不合理,导致施工企业无法优先使用工程资金进行必要支出和紧急事务,一旦业主违约将面临法律纠纷,增加了财务管理风险。3.非生产性支出和管理成本增加。控制施工成本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和获取最大利益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管理费用增加,导致施工企业成本上升。加上投标定额和规费修订滞后等原因,对施工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影响较大,对现金流造成影响和威胁。
(二)施工企业投资活动中出现的现金流问题
1.盲目投资。施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没有事先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可行性分析,对投资回收期和预期现金流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身对项目的控制能力。盲目投资不仅耗费资金和实力,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严重干扰企业正常运营。2.资产购置缺乏统一规划。施工企业的建设项目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特点,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和机械可能只使用一次。如果对所有设备都进行购置,会导致设备利用不充分,严重影响现金的使用和管理。
(三)施工企业筹资活动中出现的现金流问题
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科学安排资本结构对施工企业非常重要。施工行业对资金需求较大,但有些企业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很难获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只能采用民间融资,导致资金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施工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的思考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与控制
1.建立和完善预算控制体系,包括预算编制、审批、监督和考核。预算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方式。2.灵活运用资金结算工具,加强工程项目现金流量回收和支付管理。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利用网银等结算工具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和调剂。推行资金集中管控,实行支出报账制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监控资金收支,实现弹性预算,保持安全资金存量,规避经营和财务风险。
(二)合理选择筹资方式,加强机械设备和大型项目投资管理
1.建立最低余额预警制度,预警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短缺风险。在不进行重组或扩张的情况下,解决现金短缺预警只能依靠回收债权、短期借款和加强存量流转资金使用效率等方式。2.在选择融资渠道时,优先考虑风险小、筹资成本低的方式,例如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吸引战略投资者的股权筹资,发行债券和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周转困难。避免投资高风险领域或不相关产业,减少资金占用和经营风险。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通过精细化管理保证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优化资金结构,盘活沉淀资金,加强监控力度,规避经营和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施工企业的最大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