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4-03
合同的订立是指当事人通过一定程序和协商一致的方式,在彼此之间建立合同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
合同订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订约主体必须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或者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合同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订约,但参与合同订立而不能成为合同当事人的人也存在。无论涉及哪些人,合同必须具有双方当事人,因为合同订立是双方行为,一方当事人无法单方面订立合同。
(2)订立合同应当经过一定程序或方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基本阶段。没有要约或承诺,交易和合同无法达成。
(3)订立合同必须经过当事人协商一致。
协商一致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必须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由于法律地位平等,双方当事人应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只有经过充分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合同才能成立。协商一致的原则要求双方当事人不能在未经协商或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在签订合同时,任何一方都不能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对方,也不能使用欺诈、胁迫等违法手段订立合同。
(4)合同订立的结果是建立合同关系。
通过订立合同,合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合同权利和义务关系,即设立、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