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专业律师的解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不作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专业律师的解析

点击数:42 更新时间:2024-02-28

 
335635

主观原因

1. 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法律意识变异

行政执法主体的法律意识是指其对法律心理、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的理解。行政执法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或法律意识存在变异,是行政不作为的根源之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依赖于行政主体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如果行政主体基于不正当考虑或消极避免执法,就可能导致行政不作为,阻碍合法有效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缺乏正确理解和对法律精神的准确把握,以及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分析,必然导致行政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2. 私欲作怪,经不起功利诱惑

个人的需求和利益决定了行为的表现。个人私利和小集团利益的驱动引发了大量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发生。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追求效益刺激了人们的物欲、权力欲和金钱欲。行政权力的执掌者利用国家权力与金钱结合,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权钱交易等政治腐败现象屡见不鲜。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利益观念扩大了行政机关的利益圈,导致有利的事务受到关注,无利的事务被忽视或推诿,故意不作为。

3. 人情网和关系网及"长官意志"的干扰

人情和关系对依法行政构成一种无形且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力量。行政执法人员在实际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人情因素的制约。他们面临来自家庭、朋友、亲戚、同学等的压力。此外,行政执法人员还需要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人员的外部关系和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面对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行政执法人员必须谨慎行事,防止触犯关系网,得罪领导。如果滥用权力追求个人利益,必然妨碍依法行政,导致行政不作为的产生。

客观原因

1. 立法上的原因

我国行政法律体系存在冲突和不足,导致行政执法中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立法体制上,立法主体多元化,但立法权限范围不清,导致法律多门、立法无序。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法律、行政法规相冲突,甚至相互抵触。行政机关在具体实施行政执法时面临困惑,行为违法,产生大量行政不作为。我国的大量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履行期限,导致对不作为行政行为无所作为,给行政机关提供了方便之门。

2. 行政习性的影响

长期以来,政府是命令型政府,现需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然而,由于长期形成的行政习性无法短时间内改变,导致行政机关摆架子、耍特权,在对人民群众的申请上故意拖延或不予理睬,导致行政不作为。这种习性与现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格格不入,必须尽快根除。

延伸阅读
  1. 教师误伤学生的赔偿案件:专业律师解析及法律建议
  2. 劳动关系解除与终止:专业律师的解读与建议
  3. 车辆轻微损害的处理及法律建议
  4. 老婆起诉离婚:专业律师教您应对的有效策略
  5. 征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专业律师解读和建议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我国关于驱逐出境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2. 有权作出驱逐出境决定的部门是谁
  3. 检察院不立案监督怎么办
  4. 治安调解的法律后果
  5. 治安调解协议书一式五份违法吗
  6.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是什么
  7. 发回重审还可以提管辖权异议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投标书范本
  2. 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3. 装饰工程分包协议(公司对公司)范本
  4. 公司股份有关的婚前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