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驱逐出境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我国关于驱逐出境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09-02

 
133058

我国关于驱逐出境的相关规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关于驱逐出境的相关规定是相当丰富的。出境入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文件都对驱逐出境的情形、期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单独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的情况下,可以被要求限期出境。如果外国人违反了该法规定,并且情节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公安部可以决定驱逐出境。公安部的处罚决定为最终决定。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在被驱逐出境之日起的十年内不得入境。

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是否适用我国法律

我国法律的适用

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我国法律,不得违反我国刑法并实施犯罪行为。除了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以外,对其他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人当然适用我国刑法。

驱逐出境的适用条件

如果犯罪的外国人继续居留我国境内有害于我国国家、社会与公民利益,并且存在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可以单独或者并处驱逐出境。然而,适用驱逐出境的决定必须慎重考虑。适用时需要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犯罪人的具体情况,同时还需要考虑我国与其所属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国际形势。因此,对于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并不是“必须”执行,而是“可以”执行。对于独立适用驱逐出境的情况,从判决确定之日起执行;对于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情况,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起执行。
延伸阅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在境内犯罪的驱逐出境规定
  2.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什么
  3. 遣送出境的费用承担责任
  4. 外国人驱逐出境的决定权归属
  5. 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驱逐出境适用原则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条件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