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流程及相关法律程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流程及相关法律程序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05

 
327409

用法律专业术语解决劳动纠纷的程序及步骤

一、申请与受理

根据劳动法规的工作规则第14条,当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有权利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申请调解的当事人应向所在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明确的调解申请。调解委员会只有在接到当事人的申请后,才能考虑是否受理。申请调解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并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申请调解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申请人与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必须说明与谁发生了争议以及争议的具体问题,申请人必须提出具体的调解请求和事实、理由。

二、调解前的准备

调解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弄清争议的基本事实,包括争议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争议的焦点。其次,需要了解与争议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为判断争议的是非曲直和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然后,需要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劳动法规的规定,判明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拟定调解方案和调解意见。接下来,需要召开调解员会议,通报调查情况,讨论确定调解方案,并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确定调解意见。最后,需要指定调解委员会成员与劳动争议当事人谈话,宣传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提出正确对待调解的要求,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及对当事人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为调解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调解

劳动争议的调解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调解委员会主任宣布申请人请求调解的争议事项、调解纪律以及当事人应持的态度。然后,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接下来,说明调解委员会对争议的调查结果和调解意见。最后,当事人协商达成调解协议。

四、调解终结

调解终结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当事人自行协调。在调解或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劳动争议的调解即行结束。其次,当事人撤回申请。如果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撤回自己的调解申请,调解委员会应当准许,并终结调解。然后,当事人拒绝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有权拒绝调解,这时调解委员会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权利,终止调解。最后,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各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委员会应在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调解。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应作记录并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由调解委员会主任签名、盖章,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调解协议书一式3份(争议双方当事人、调解委员会各一份)。

延伸阅读
  1. 工伤赔偿资金领取流程及时间
  2. 劳动仲裁的流程及材料怎么规定
  3. 劳动仲裁适用条件及申请流程
  4. 天津河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区)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5. 解除委托合同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民事调解书有有效期吗
  2. 有责底薪违法吗
  3. 干活慢会被辞退吗
  4. 哺乳期员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5. 在政府安排的公益性岗位被解雇有补偿吗
  6. 以技术入股不承担亏损可以吗
  7. 劳动局投诉是免费的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