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9-07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以停水、停电等方式催缴物业费。业主应按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若物业服务人已按约定和相关规定提供服务,则业主不能以未接受或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当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时,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若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然而,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公共性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物业管理的基本职责。其主要职责包括:
物业服务人负责管理房屋建筑主体,并对住宅装修进行日常监督。
物业服务人负责管理房屋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物业服务人负责管理住宅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和卫生。
物业服务人负责管理住宅区的绿化工作,包括植被的养护和美化。
物业服务人配合公安和消防部门,维护住宅区内的公共秩序。
物业服务人负责管理住宅区内的车辆秩序,确保交通有序。
物业服务人提供公众代办服务,满足住宅区居民的需求。
物业服务人负责管理物业档案资料,确保其安全和完整。
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纠纷,达成和解协议。
当事人可以请求第三方进行调解,也可以请求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解。
当事人可以约定仲裁来解决纠纷。
当事人可以通过司法诉讼途径解决纠纷。
以上几种方式各有优劣,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自选协商和解是双方对话解决纠纷的方式,而其他三种方式则是借助第三方解决纠纷的方式。
物业管理纠纷的调解包括民事调解和行政调解。民事调解是由争议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一个机构或个人,根据双方意见提出解决意见,经双方同意并执行,以解决纠纷。然而,此种调解方式不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执行,则调解无效。物业管理纠纷的行政调解则借助主管政府力量进行调解处理,但若一方不遵守执行,则需采取其他手段解决。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与仲裁或诉讼中的调解方式不同。
物业管理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主要适用于基于合同或财产权益的纠纷。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民事性质的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物业管理纠纷的仲裁依据是当事人达成的协议。仲裁协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订立合同时约定的条款,规定一旦发生争议将提交仲裁;另一种方式是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临时达成的书面协议,约定提交仲裁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