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土地的使用时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法律知识

法律规定土地的使用时间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2-05-19

 
228057
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时间一般为70年。关于法律规定土地的使用时间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法律规定土地的使用时间

1、土地使用时间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不同类型的土地使用时间有所不同。商业、旅游、娱乐用地的使用时间为40年;工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仓储、综合或其他用地的使用时间为50年;居住用地的使用时间为70年。土地出让年限从开发商获得土地使用证之日起开始计算,届满后只需继续缴纳土地出让金即可重新取得土地使用权。

2、法律依据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如下:

(一) 居住用地70年;

(二) 工业用地50年;

(三)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四)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五) 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二、土地使用证发放时间

办理土地使用证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提交的材料齐全,并且经过地籍调查、权属审核符合发证标准的条件:

- 初始登记将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

- 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将在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

- 土地其他权利登记及变更登记将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

三、集体土地使用证办理程序

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办理程序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按照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和登记发证的程序进行。

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所需的文件和材料包括:

1. 土地登记申请书;

2. 土地使用权利人身份证或户口册复印件;

3. 土地使用的权属证明材料(政府行文);

4. 初始登记颁发的土地证书;

5. 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

延伸阅读
  1. 集体土地上建房屋可以出租吗
  2. 给政府征地要不要缴纳土地出让金
  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4. 遇到宅基地转让纠纷该如何处理
  5. 发生宅基地纠纷后双方自行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有效

土地管理热门知识

  1. 房子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民法典草案规定:自动续期,可免费?
  2. 非法占地如何处罚
  3. 已登记的地役权转移登记的情形
  4. 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撤销的条件是什么
  5. 土地局调解纠纷要收费吗,土地纠纷解决途径
  6. 盖房时多占邻居家80公分宽应赔偿多少钱
  7. 地役权登记对抗是什么意思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