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9 更新时间:2024-07-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具体来说,物业服务费用应根据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如果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那么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而对于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交纳。
此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物业服务收费的监督。
物业管理民事纠纷的调解可以通过民事调解和行政调解两种方式进行。民事调解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一个机构或个人,由第三方根据双方意见和授权提出解决意见,并经双方同意并执行,从而化解纠纷。然而,此种方式的调解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结束后,一方当事人拒不执行约定的事项,纠纷依然无法解决。
物业管理纠纷的行政调解则是借助主管政府的力量进行调解处理。然而,如果一方不遵守执行,可能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的调解和行政调解与仲裁或诉讼程序中的调解是不同的。仲裁或诉讼中的调解是仲裁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不具有独立性。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裁庭对物业管理纠纷的管辖依据是当事人认定的协议。仲裁协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订立合同时就约定一个条款,说明一旦有争议就提交仲裁,这叫仲裁条款;另一种方式是双方当事人出现纠纷后临时达成提交仲裁庭的书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