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9-15
根据公司法规定,当公司倒闭时,用人单位与职工的合同会自动解除。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如果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司财产在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所欠税款清偿后的剩余财产,应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或股份持有比例分配给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从这可以看出,职工工资应该优先得到偿还。
如果公司倒闭不发工资,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由企业工会出面协调,与公司进行沟通和协商。
2. 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请介入,保障职工的权益。
通过以上方式,职工有望获得欠发的工资偿还。
根据《劳动法》,当公司破产时,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根据规定,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应获得一个月补偿金(以月平均工资为标准),工作满十年的员工应获得十个月补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如果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那么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日期即为劳动争议发生日期。如果劳动者无法证明,那么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日期即为劳动争议发生日期。
在公司破产后,破产财产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后,应优先支付员工应得收入。员工应得收入的支付顺序包括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费用,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债务,则按比例分配。
在公司破产的情况下,劳动者还可以获得以下赔偿:
1. 公司欠劳动者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但不包括非劳动报酬性的收入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费用。对于高管来说,工资按照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医疗和伤残补助是职工在职期间应享受的社保待遇,或在工作期间因工伤事故应获得的补助。抚恤费用是指职工因工伤亡后其家属应享受的抚恤金。
2. 公司欠劳动者的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
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劳动者还可以获得划入社会统筹账户的部分,但在实际破产实务中,划入社会统筹账户的费用一般得不到支付(因为社会统筹保险在破产法的清偿顺序中排在第二位)。
3. 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应支付给劳动者的补偿金。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这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的补偿金、克扣、拖延工资应支付的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应支付的补偿金,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支付的补偿金。上述补偿金应按照法律及行政法规中规定的标准支付,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补偿金不享有优先受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