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离职有法律效力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电话离职有法律效力吗

点击数:111 更新时间:2024-01-10

 
17212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要离职的,是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期协议的,未到离职要承担违约责任的,那么电话离职有没有法律效力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电话通知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然而,如果劳动者选择通过电话方式进行通知,用人单位同样承认其具备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通过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条件和程序,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具体情形包括以下13种: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
  2. 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3.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
  4.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5.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6.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7.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8.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9.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10.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11.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12.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13.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1. 口头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2. 签婚内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吗
  3. 担保人不签字只按手印是不是有法律效力?
  4. 未公证的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问题
  5. 转让美容院签订合同的程序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停薪?
  2.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
  3. 不支付加班费是否构成法律违规
  4. 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
  5. 什么条件符合拖欠工资
  6.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7.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