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1 更新时间:2024-09-14
集资房是一种改变住房建设责任主体的制度,不再由国家和单位独自承担,而是由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来建造房屋。职工个人可以全额或部分出资,同时享受信贷、建材供应、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
集资所建住房的产权归属根据出资比例确定。个人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的,拥有部分产权。然而,一些开发商或企业以集资的名义进行圈地行为,导致产权混乱。目前,国家已明令禁止集资房交易。因此,全额集资房不应被归类为福利分房。
1. 单位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一部分。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应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管理。
2. 任何单位不得利用新征用或新购买土地组织集资合作建房;各级国家机关一律不得进行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不得向不符合经济使用住房供应条件的家庭出售。
3. 严禁任何单位以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实施住房实物分配或商品房开发。
集资房一般由国有单位组织并提供自有的国有划拨土地用于建房,国家会减免部分税费,职工参与集资并全额或部分出资建设。
建成后,房屋归职工个人所有,不对外出售。产权也可以归单位和职工共有,在一段时间后过渡为职工个人所有,属于经济适用房的一种。
福利房一般是由国有单位申请划拨国有土地并出资建设后分配给单位职工居住,房屋产权归单位所有。福利房和集资房都是国家对国有单位职工住房的优惠政策,因此享受过福利分房或参与了集资建房的员工都不可以享受货币分房中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