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7-21
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渠道有哪些
银行贷款
从银行拿钱曾经是地产商最惯用的融资手段,也是很多地产商“发家”的开始。在房地产最为“红火”的年代,银行大量向地产放贷,地产开发也需要银行信贷支持,所以银行和地产很自然走到了一起。一个例证就是不少的中小银行,大股东名单中,都有地产商的影子。
如宁波银行十大股东之一的雅*尔、民生银行十大股东之一的**集团,都强势涉足房地产开发。地产参股商业银行的目的,除战略投资考量之外,还有就是便于从银行获得贷款。但是这一“美梦”中断于2010年前后,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商业银行向地产放贷成为调控重点。从那之后,地产商从银行“拿钱”开始变得越来越难,地产商只能另寻它途,部分不愿意放弃银行信贷的企业,开始寻求从国外银行融资。
信托融资
银行贷款“此路不通”,对于地产商来说,拿地、建房,需要的是大量资金,于是地产商找到了信托。信托的规模也在2013年实现了爆炸性增长。根据投融界历史数据显示,2013年房地产信托新增了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这相当而于全国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41%,而2013年也是房地产调控最为严格的时期。
地产信托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项目信托,由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筹集的资金投向地产项目,项目完成之后,信托公司向信托产品购买者发放收益。这类信托分为单个信托计划和集合信托计划。还有一种就是股权信托,上市公司多采用此种融资方式。具体操作步骤是: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然后用于购买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增发股份,地产商再以溢价回购股份。在银行贷款受限的情况下,信托融资是较为便利、获得足量资金的首选办法。
上市融资
房地产企业上市之后,融资的渠道和方式也就会更加多样,并且单次融资的规模也较大。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不仅能够通过IPO筹集到资金,而且后续还能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发行企业债方式融资,在限售股解禁期满后,还能直接变现融资。但是,由于国内上市门槛较高,不少企业转向香港以及纽约上市。如果难以符合上市条件,还可以通过买壳或者收购的方式完成上市。即便如此,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上市依然可望不可及。所以,这些房地产企业也经常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根据投融界统计,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房地产企业,也主要是非上市企业,而上市企业,极少被提及资金紧张。
注资重组
2010年,不少央企被责令退出房地产领域,央企之所以青睐房地产,就是因为央企有房地产生存和发展的“杀手锏”——资金。投融界数据显示:2010年开始退出房地产的央企,大多都是重资产企业,例如钢铁、采矿、汽车、工程建设、核电等等,重资产企业就意味着能够以资产作为抵押物或者担保,从金融机构间接融到大量的资金,然后通过“财技”手段,将资金分配给地产部门使用。在央企退出房地产之后,这一方式也被一些民营巨头使用。比如部分采矿企业、钢铁企业等民企都热衷于投资房地产开发,设立房地产子公司,因为其母公司能够为地产子公司源源不断注入资金流。或者是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挽救地产子公司与危局之中。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有哪些
(一)内源融资
由于在公司内部进行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
(二)外源融资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以及扩充生产能力,都需要大量资金给予支持,这些资金的来源除内源资本外,相当多的部分要依靠外源融资来解决。上市公司外源融资又可分为向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公司债券的债权融资方式;配股及增发新股的股权方式;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半股权半债权的方式。
1、银行贷款是目前债权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优点在于程序比较简单,融资成本相对节约,灵活性强,只要企业效益良好、融资较容易,缺点是一般要提供抵押或者担保,筹资数额有限,还款付息压力大,财务风险较高。
2、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体现了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行为。债券在本质上也是借钱与还钱关系,但其与贷款的根本区别在于债券可以公开进行交易。而贷款除非债券化,否则是不进行公开交易的。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较低,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股本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与银行贷款有着类似的缺点,即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多,且融资规模有限。对于融入资金的公司来说,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有相似的特点,一般把二者统称为债权融资。
3、股权融资亦即公司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对上市公司而言,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金属于公司的资本;对股东而言,所持有股份代表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相对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有着自己的优势,如:股票属公司的永久性资本,不需要偿还,也不必负担固定的利息费用,从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由于预期收益高,易于转让,因而容易吸收社会资本等等。但股权融资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