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回应:拆小区围墙、道路公共化违背物权法吗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19
最高法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出席。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高法回应:拆小区围墙、道路公共化是否违背物权法
问题一:登记错误状告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我国不动产登记涉及的不动产物权主要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等。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是当事人不动产物权发生变动的意思表示推动的结果,不能将不动产物权登记理解为国家对不动产物权关系进行的干预。因此,对于登记错误引发的诉讼,应根据诉讼标的而区分民事或行政诉讼程序。涉及不动产物权的归属或原因行为的诉讼标的属于涉不动产登记民事诉讼,而针对登记行为本身的诉讼标的属于涉不动产登记行政诉讼。在涉及登记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但这并不改变相关争议的民事纠纷性质。
问题二:小区围墙拆除、道路公共化与《物权法》的关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今后可能不再封闭建小区,道路将公共化。这一举措旨在实现物和有关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符合共享发展理念和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目前,这一意见属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层面,涉及包括业主在内的有关主体的权益保障问题,需要通过立法实现法治化的过程。作为人民法院,我们将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这一问题。
关于物权法中小区内公共绿地和道路的归属问题
根据现行《物权法》,小区内的公共绿地和道路属于业主共有。如果涉及到调整这种权益,需要将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法律,这需要立法机关来进行相关的立法工作。目前,中央已经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此过程中,我们作为司法机关将密切关注,并加强对相关主体权益的影响、协调和保护。我们将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妥善处理相关纠纷,并加强调研和研判工作。
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
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调研等环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并领导人民遵守法律,同时也领导司法机关执行法律。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需要遵循规定的程序,以确保党和国家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作为司法机关,我们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将根据我们的工作职责,密切关注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司法实践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