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10
民事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的民事权益,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并且侵害的对象通常是绝对权。
相邻关系是指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在行使对不动产的权利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必要的便利或者必要的限制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关系并非一种独立的物权形态,它本质上是相邻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适当延伸或限制。
在处理排除妨碍诉求时,法官应优先考虑适用侵权法律关系,如各方权利都具有正当性,再考虑适用相邻关系。这一原则一方面符合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另一方面也符合权利位阶。
在侵权案件举证程序中,首先由主张侵权事实及侵害行为的一方提出举证,然后由另一方根据第一方权利的正当性、事实有无及因果关系强弱进行反驳。其中一个问题是:相邻关系的义务能否成为第二方阻碍行为的免责依据?
相邻关系的权利方有权阻止义务方实施影响自己不动产使用效益的不当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相邻关系具有一定的免责效力,并且这种法律关系的内容也是承担不作为义务。如果义务一方违背不作为义务,积极实施影响相邻不动产的行为,相邻不动产权利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无救济即无权利,有权利必有救济。相邻关系权利的救济一般情况下不得以自力救济的形式出现。相邻权利的救济具有法定性和程序性。首先,救济主体应具备适格资格,通常是具有一定执法权的单位或个人。其次,如果相邻权利人本身不具备适格救济主体的资格,应向有权机关申请救济,而不得主动采取积极行动(协商除外)。再次,相邻权利人在无权力状态下采取干预行为,就是对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侵犯,具有侵权性质。